找到相关内容10857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问: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怎么样?

    住的生活。像释迦牟尼佛,他虽然证得了有余依涅槃,可是依照金刚经的记载,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他随缘而住的六度生活: “尔时世尊,食时,着衣持钵,入卫大城乞食。于其城中,次第乞已,还至本处。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12/08235395021.html
  • 龙光竺道生“慧解”考论

    阿罗汉和五百菩萨,并从卫国请马鸣菩萨来到厕宾做执笔者,共同斟酌经文、辨定经义,撰说了一切有部的《大毗婆沙论》百万颂。这次定经义的活动,又被称为佛教史上的“第四次佛经集结”。   据《高僧传》载:  ...

    尚永琪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0895054.html
  • 大慧宗杲“话头禅”理路钩沉——以《大慧书》为线索

    系念、神识纷飞为实梦。殊不知,正是梦中说梦,颠倒中又颠倒。……则全梦是实,全实是梦,不可取,不可。”   (二)基础法门——善根与发愿立志   白俗世回心后,便要植下根基,这包括广种善根,累积“...愿公只向疑情不破处参,行住坐卧,不得放。”   (4)“请公只恁么用心,日用二六时中,不得执生死佛道是有,不得拨生死佛道归无,但只看:‘狗子还有佛性也无?””   (5)“示渝:自得山野向来书...

    袁经文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8020395194.html
  • 临济宗的祖庭——海会寺

    禅师,何故之远游。于是,清远来到海会寺拜法演为师。   《临济录》记载了清远的开悟因缘。   清远到海会寺后,每天向法演请教,希望得到法演的开示,法演每次都说,我不如你,你会知道的。清远想我从远方...

    妙慧 周会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110095766.html
  • 《浮山志》第三章 第二节 碑刻

    ,肇于邑侯陈公也。桐民德于公,即后建公生祠。成,施生与其父老张廷中、施丰等环庠门,谓善典文林之后,愿乞一言以记之。善记曰:“孟子曰:‘以力服人者,非心服也;以德服人者,中心悦而诚服也’。”苏子瞻亦曰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110595784.html
  • 《浮山志》第三章:人文景观

    人,自四明,慕道游方至兹岩,则不复去,岂固自有前缘者?服无亦知兹岩盖圆鉴退席所憩,如青华严亦由此而出,故潜思密想,攻苦食淡于斯,二十八年犹如口一日,克期坐逝,岂不超然奇特哉!一日,瑛公袖其《辞世颂》...深林绕石溪。   何时拂衣去, 三十六岩栖。   阳明山人   见说浮山胜, 心与浮山期。   三十六岩内, 为选一岩奇。   阳明居士   吴一卞代甄山张老师刻王阳明先生二诗于朝阳洞。   题云桐城生高上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111095802.html
  • 中国佛学的人文精神

      后世禅宗继承发展了六祖惠能奠定的人世修行、即世间求解脱的修行原则。例如神会就不止一次地指出:“若在世间即有佛,若无世间即无佛。”“不动意念而超彼岸,不生死而证泥洹。”大珠慧海也一再强调“非...

    洪修平 陈红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30096044.html
  • 中国佛学的伦理精神

    修行目标上超越世俗道德伦理层面,追求心灵的解脱:“性含万法是大,万法尽是自性。见一切人及非人,恶之与善,恶法善法,尽皆不,不可染著,由(当作犹)如虚空,名之为大。”即突出了...孝落实在行持戒法上,另一方面又主张佛门内部要不恩义,奉持戒法时应尽心孝养父母,把持戒立足于孝行基础上。若不行孝道,则犯重戒。不仅如此,智旭还视孝道为“至道之宗”,视报恩孝亲之...

    洪修平

    五明研究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30196049.html
  • 广仁寺法脉源头——格鲁派的教义

    和非时食【98】为信小乘者说,大乘人已见真性则不须受此约束,可以放任自恣。因此他们不仅不行出家人应保持的行操,还脱下三衣【99】,去出家人之相,败坏了佛教的优良作风。   对经论的闻、思、修不应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32296115.html
  • 印顺导师佛学著作简介

    各地的内容。举例来说,佛对某甲讲三昧,或是对某乙讲四无量心,对其他人则需要讲禅定、讲八胜处、八背、十遍处等。论师们则有一项重要的工作,就是将佛散说各地的开示收集在一起,做详细的分析、对比。譬如在禅定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07271396484.html